自古以来,就有不少文人墨客会根据节日来作诗写词,以此来纪念和庆祝节日的到来,那么你们知道腊八节的诗句有哪些吗?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,正因为腊八节在农历腊月初八,所以称腊八节,那么你们对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有了解吗?接下来是腊八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【腊八节的诗句】
《腊八日早漫成》
[宋]张即之
簿书方应接一身,减却新计上笔尖。
愧我世无分雨补,为农忧有岁时占。
客因年近思家切,人到心间饮水甜。
昨夜一番乡屋梦,寒梅香处短饰拈。
《腊月八日于县石城寺礼拜》
[唐]孟浩然
石壁开金像,香山倚铁围。
下生弥勒见,回向一心归。
竹柏禅庭古,楼台世界稀。
夕岚增气色,馀照发光辉。
《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》
[宋]王洋
腊月八日梁宋俗,家家相传有僧粥。
栗桃枣柿杂甘香,菱棋芝而俱不录。
金仟吒言成道时,不认餐馋借称目。
谁谓毗耶清净身,何有尘埃更须浴。
今晨雪屋梳白头,南邻与馈如素求。
未须怡怅思往昔,坐变劲峭同春柔。
铺排短韵一作戏,为君姑续岁时记。
《腊日》
陶渊明
风雪送馀运,无妨时已和。
梅柳夹门植,一条有佳花。
我唱尔言得,酒中适何多!
未能明多少,章山有奇歌。
【腊八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】
纪念佛祖说
相传,释迦牟尼曾苦行悟道,一天饿晕倒在河边,有位善良的牧牛女用多种米、豆和野果熬成粥给他吃下,醒来后在菩提树下禅坐,于腊月初八这一天得道成佛。从那以后,各佛教寺院都在腊八这天大办施粥,用以供僧,或馈赠施主、贵宅等家。这一段记录于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一书。另据萧梁释僧佑撰《释迦谱》卷一载:尔时太子(即佛)心自念言:我今日食一麻一米,仍至七日食一麻米,身形清瘦,有若枯木。女人见此,生奇待心,即以乳糜如是米:我为成熟一切众生,故食此食这就是牧牛女人用乳糜供佛的故事。但这是由中国僧徒创始的呢?还是沿袭来自印度的?这就无从考证了。
祭祀神农说
远古时期的祭祀称为腊。史料上说:古代的人们在冬天狩猎,捕获禽兽后把他们的骨肉作为供品,用火祭的形式祭祀神农,以祈求神农降福于人间,古时也称之为腊祭。
始于汉代说
据说汉代以前,腊祭的日子不肯定,有时在月初,有时在月底,从汉代开始把祭日定在冬至后第三个戍日。后来,人们为了好记,就把所祭的日子定在第一年的冬至后三戍,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。南朝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说,腊八这天,那时候的人击腰鼓,戴胡头,驱逐鬼怪与病疫。胡头就是假面具;为了使疫鬼害怕,而扮作金刚、力士,这显然是因为自东汉传入华土的佛教在南北朝时已经大盛,所以把佛籍中所说的金刚、力士借来作为逐疫的护法神。但逐疫的仪式是由来已久的,它在先秦时代就被称作帷。
《论语》中有乡人帷的记载。高诱是东汉时人,当时腊日尚无固定时期,击鼓驱疫还在除夕前一日;至南北朝时,腊日既已固定在腊月初八日,于是腊鼓也就在此时开始敲响。至于何以要击鼓来表示逐疫,这与先秦信巫相关。腊鼓,在宋代已成为贫者行乞的手段。打夜胡一作打野胡,唐宋人涅语,即是摊的意思清代,除夕前一二日例由喇嘛打鬼,皇帝亲临,亦含大摊逐厉之义。
祭祀八神说
据考证,是自秦代起,以十二月为腊月;汉代称腊祭之日为腊日。从先秦时起,都把腊日作为盛大的节日,将腊日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。并称之为腊八。这是古人为了祈福求寿,避灾迎祥,预祝来年风调雨顺,就不得不寄希望于诸神保佑。一本名叫《古今中外节日大全》的书上说,当时腊祭之神当有八种:表吸神、先音神、司音神、猫虎神、水庸神、坊神和昆虫神等。因而称为腊八。
朱元璋忆苦思甜说
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的小时候非常苦,他给地主家放牛,地主却不让他吃饱,他常饿得半死不活的。有一天他饿得实在不行了,就想抓只老鼠来吃。在他掏老鼠洞的时候,不成想掏出来不少的大米、豆子、粟米、红枣等五谷杂粮,他高兴地把这些杂粮煮了一锅粥吃,非常的香。后来,朱元璋当上皇帝,可他依旧怀念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儿,腊月初八这一天,他传令御厨用五谷杂粮煮粥给他喝,朱元璋吃后感觉非常棒,因此就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。这一在民间广为传说,并被记入《佐餐的典故》一书。
纪念岳飞说
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,当初大奸臣秦桧陷害岳飞,曾经揍本皇帝连续传下十二道金牌,让岳飞停止与倭寇打仗,立即回京受罚。岳飞不敢抗旨,只好带着岳家军回朝。腊月八日这天军粮已经不够用了,大部分人在饿肚子,沿途百姓得知后,便煮粥给岳家军喝。岳飞被奸臣害死后,百姓非常痛心,每年都在腊月八日熬粥,用于纪念岳飞。